據媒體報導,衛福部健保署與108家醫院合作於去年年底推動「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成效並不好,收案人數僅3174人,其中30-40歲比例最高。臺北市議員徐巧芯今(1)日下午進行市政總質詢時表示,截至8月10日為止,北市共有47萬多例確診,雖然聯合醫院提供的長新冠門診收治人數僅118人,她建議衛生局,還是要想辦法了解在北市各間醫院裡所開設的新冠門診是否充足。
根據健保署統計「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共收治3174人,其中北市的收治個案最多共有1243人,第二名新北共525人、台中428人,徐巧芯指出,這代表北市的資訊使用是較好的,民眾都知道確診後一陣子3至6個月內,身體若不舒服可能是長新冠的問題,但她也直言,衛生局所提供的聯合醫院長新冠門診資料收治人數僅118人,收治個案其實相當少。
聯合醫院總院長璩大成表示,聯合醫院很認真地開這個門診,也投注很多心力和專業醫師,甚至其他的相關團隊,看到新冠門診收治數字時自己也嚇一跳,但因為我國的收案定義,需填寫很多的專業問卷,所以演變成就醫人數少的情況,雖然發生率確實很高,但嚴重到說一定要介入的百分比,實際上是比發生率要少非常多,因此目前這群人已是被高度照顧的一群。
徐巧芯提到,去年底健保署以4.5億的特別預算開設「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成效卻不彰,但在北市其實現在有部分民眾是有就醫意願,卻不知道如何使用整合式的門診,甚至接到民眾陳情表示,長新冠門診很難掛號等現象,民眾更希望市府能開放一般門診也能掛長新冠門診。徐巧芯期盼,衛生局還可以做些努力,整合北市各家醫院資源。
總院長璩大成說明,聯合醫院已進入第二階段的規劃,發動聯合醫院所有醫師,只要你的病人來,甚至在螢幕上出現病人曾確診,就主動的關心、詢問,有類似症狀就開始介入,不能解決的個案其實從後線去consult,不同的subspecialty然後再回頭來幫助這樣的個案。他認為,這樣實際的幫助非常大,否則再讓病人跑到另一邊去掛號,就會降低民眾的就醫意願。
徐巧芯說,未來衛生單位可以再向確診者進行調查,詢問確診者是否出現長新冠症狀,或民眾都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就診,徐巧芯認為,資料做了一些整理後,未來若再碰到其他疫情時,這些資料對於未來的疫情控制會有相當好的觀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