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飼養特殊寵物的比例上升,犬貓已經不是飼養寵物的唯一選擇。例如常見的兔子、齧齒類(鼠類)、鳥類、兩棲以及爬蟲類。因較少人關注,部分寵物店的不當飼養或者非法捕獵野生動物,甚至不當繁殖。
徐巧芯議員今日(8號)於臺北市議會總質詢柯文哲市長時提到,這兩年疫情嚴峻,民眾的經濟活動降低,寵物業首當其衝。尤其寵物產業並非民生必需品,當民眾不去寵物店消費時,少數業者就忽略管動物福利,導致不當飼養的情況更嚴重。許多動保團體以及民眾,紛紛投訴寵物店不當飼養的狀況。
徐巧芯也請教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發表看法,姜怡如執行長表示長期觀察多數販賣非犬貓動物的業者飼養環境不佳,例如鳥類用高密度飼養模式放在籠中、角蛙養在狹小魚缸內沒水陸分離以及鼠類飼養在充滿糞便、喝髒水的環境。並且許多業者的寵物來源也未透明化,有疑似非法獵捕的情況,但都說是二代繁殖,也無法證明源頭種公種母。
動保處宋念潔處長表示,臺北市已經在各區至少都有一位稽查員,並且也有另外約聘動保團體加入稽查行動。除了去年推出的犬貓照護規則外,今年已經研擬好兔類及鼠類的飼養基本照護規則,而其他常見寵物也預計會每年研擬推出。
徐巧芯說,柯文哲市長第二任任期中,發生許多重大動保事件。像是浣熊咖啡廳不當飼養、最近炸鍋的動物之家重建以及推動犬貓飼養基本照護規則。這些事件發生時,市府都承諾會解決,但最後都大打折扣。若這些事件都是比照民眾或者動保團體建議的模式處理,臺北市的動物福利絕對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