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社會住宅不含捷運聯開宅以及都更回饋宅,至今已完工15處共6174戶。同時,臺北市也是全台社會住宅完工比例最高的縣市。依照臺北市政府計畫,最終社宅完工戶高達2萬2千戶以上。目前社宅管理完全都靠台北市都發局委外的物業管理廠商,6000多戶的社宅居民竟只有1處社宅有住戶代表。
台北市議員徐巧芯於今(23號)日台北市議會工務部門質詢時指出,許多公寓大廈除了物業管理溝通反應無效後還可以向管委會投訴。但現階段社宅住戶有問題只能透物業管理反應,或是1999陳情以及向議員投訴,讓社宅居民有問題時沒有很好的反應管道。
徐巧芯表示,依據「臺北市社會住宅社區營運管理要點」第四條裡面就明確指出,市府所成立的社宅營管會應該協助社宅住戶成立住戶代表委員會。且根據都發局提供的資料顯示,臺北市現在完工15處社宅中,竟然只有萬華區的青年一期社宅有住戶代表,並且還未選滿法定人數,其餘14處社宅皆無社宅住戶代表。
徐巧芯說,目前社宅設立住戶代表選舉雖有發文公告,可能是因為社宅住戶並非房屋所有權人,對投入公共事務的心較低,因此需要誘因讓民眾參與公共事務。對比外面擔任志工都還有車馬費或誤餐費,建議都發局應建立回饋機制,像是給予租金優惠或者是禮券等模式,當作住戶代表替大家服務的回報,也可以提升社宅住戶有擔任住戶代表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