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受疫情因素影響,傳統市場生意低落,台北市市場處特別於今年編列3000萬的振興行銷補助預算活絡市集,行銷臺北市公有市場、攤販集中場及地下街。但截至目前為止,三千萬的預算還申請不到一千萬,並且都是由中正萬華、士林北投區域的單位申請,市府近期被講行政不中立的事情再添一樁。
台北市議員徐巧芯於今日(19號)於市議會財建部門質詢時指出,目前10個申請補助單位全都是中正萬華、士林北投的區域,三千萬元的補助時間都快截止卻申請不到一千萬,並且士林夜市就申請了200萬元。
徐巧芯表示,士林夜市的200萬元補助經費內,有些活動讓人不免懷疑這些活動是否真的為振興商圈為目的。其中有20萬元的老市民找士林夜市老味道計劃書內寫由鄰里長造冊邀請士林地區區民,品嚐士林夜市美食餐點。但從活動照來看,完全就是個餐會,餐點放幾樣小吃就當成市場振興活動。
徐巧芯說,計劃書內也有提到美食大使比賽活動,會在七月底前找周邊高中職學生來拍攝影片並辦理投票活動。都已經七月中旬,在網路上搜尋以及詢問市場處都說還沒有活動網站。何況該活動的新聞稿卻寫7月8日起開始,根本與實際上的狀況不同。
徐巧芯提到,另外一項士林夜市抵用券活動。新聞稿也很明確的寫出刺激學生消費,發50元夜市抵用券給周邊各校,共50萬元,消費時間到7月31日止。結果打給上新聞稿內提及的大學和高中學務處,全都表示沒有聽說,也沒有拿到。
徐巧芯要求,市府應主動比對新聞稿和計畫書差異,不能光看計畫書來去核銷活動,否則未公開的資訊和已公開的新聞稿上會有誤差。民眾只能透過活動網頁或新聞稿得知正確消息,若新聞稿有的活動結果都是假的,那計劃書也不會有人信。